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而好茶,必然要有相般配的茶具。朝代更迭,史海浮沉,茶具繁多,金银玉瓷,水晶玛瑙,不一而足。而世人多爱紫砂,赞其为茶器之首。 其功其用 唐宋多为抹茶、煎茶,饮茶的多是瓷壶与瓷碗等,至明中期为泡茶法,紫砂的功用被人所见,因而多受其崇。 《长物志》言:‘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人们在比较若干茶具后,认为...
上巳节,曲江边上阵阵欢笑,只见杨氏姐妹姿态浓艳,奢华明丽。身着绫花绫罗衣,金丝孔雀银丝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匎叶,一种首饰,即翡翠玉做的花饰垂在两鬓。 这摇曳生姿的古典饰品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步摇。 何为步摇,《释名·释首饰》中解释得十分明晰:“上有垂珠,步则摇动。”由此可见,步摇是悬挂缀饰的一类饰物,因其由步而动,故得此名。 ...
据悉,墩汉墓(即海昏侯刘贺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10月31日正式开工,预计2019年年底前面向公众开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介绍说,墩汉墓及墓园是海昏侯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方案将分两期进行,将遵循“考古先行,不改变原状,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设计,最大程度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为后续考古工作及进一步保护展示工作留出余地。 ...
游牧民族历史寻踪----我为什么做这项工作—这是给大东北古泉“井喷”,为中国古代钱币大发现找到缘由。 中国的历史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无数次战争与和平贸易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但是,我们缺少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壮大的历史资料。游牧民族政权建立以五胡乱华时期最为典型,以致产生了南方的五代朝廷,北方的十六国。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很不完全,他们的铸币极少见到,又极为珍稀。鲜卑人建立了北魏,统一...
[解说]盖平房的破石砖、民居里的小石墩儿……您可知道,这些老百姓或是用来盖屋造房、或是丢弃一旁的石砖其实是皇家御制,与故宫大殿上的木材石料同根同源的珍贵文物。 近日,“回归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在圆明园天心水面正式开展,37件重要石质文物集体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件石刻文物都罩着玻璃,细细观察,还能看到石头上焚烧的印记、凌乱的刻痕,他们用沧桑的痕迹诉说着自己的漫漫回家路。 [同期]圆明...
11月1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紫禁城学会、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科技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宝蕴楼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讨论如何在办公领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场景化”“生活化”“通用化”的表现,全面释放中华文化的魅力,使其与数字化办公领域的结合迸发出新的火花。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先后致辞。金山办公软件CEO葛珂、清华大学美术学...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突破石窟寺文物、遗址保护的瓶颈,11月4日至5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等石窟保护管理机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及文博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石窟寺是丝绸之路上见证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性遗存,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即将对外开放,该馆今年开始布展工作,展陈面积21795平方米。10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到该馆调研。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是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土建工程于2016年开工,总建筑面积48759平方米。包含农、林、牧、水、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产等13个部分,是集收藏、陈列、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置了五大主题展厅,一层是以内蒙古...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11月9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小文博会——“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此次展会分地上、地下两层,总展厅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左右。一年一度的“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为博物馆、文物商店提供了展示机会,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观赏历史遗存下来的珍宝。 本届博览会的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无疑将成为“...
11月2日,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以及来自各地文保单位、科研院所、测绘企业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宋超智宣布同意设立专委会的决定并讲话,他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不仅要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技...
唐长安城西市道路、车辙、石板桥遗址 唐长安城西市遗址 唐代十二峰灰陶砚 唐代陶扑满 贵霜帝国金币 唐代彩绘釉陶戴笠女骑俑 “武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的《少年行》描绘了一幅欢快明丽、恣情迈逸的盛唐风情图。诗中繁华热闹的“金市”便是当时唐都长...
颐和园画中游彩绘将完成一轮全方位的“体检及保养”。国家文物局近日原则同意其彩画保护项目,但明确修缮措施应以除尘和现状加固为主。 画中游是一组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是万寿山西部重要的景点建筑。中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后有白石牌坊和一座三间小殿,各有爬山廊沟通。由于建筑倚山而筑,视野开阔,循廊观景,仿佛置身画中,故名“画中游”。 这座建筑...
位于湖北保康的穆林头遗址考古近日取得重大收获,考古发现玉钺、玉璇玑等高等级玉器。这批玉器距今5100年至4600年,是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首次发现的玉器,比此前发现的后石家河文化玉器早约500年。 穆林头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七组,遗址地处重阳盆地的紫阳台地上,面积约8万平方米。这一遗址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后于2016年3月复查时,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遗物。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来说,这句诗恰能概括它们这一百多年来的经历。 如今,流散文物中的一部分已回归故园。 今年10月,首场“回归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在圆明园天心水面正式开展。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回归的37件重要石质文物。 百余年间,这些文物经历了什么? 圆明园遗址。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流...
10月30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获悉,国家授权内蒙古考古发掘的乌兰察布四麻沟遗址目前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古代房址16座,有圆形、长方形、方形,并有早晚关系,出土文物500余件,有石器、骨器、陶器、动物骨骼等。 通过发掘推断,四麻沟遗址文化时代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左右,形成了连片和延续的特点,是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最为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